中国核电:牢守绝对安全 擦亮核电“国家名片”
发布时间:2022-11-21文章来源:【字体:大中小】
上海证券报与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重磅推出“强国有我”全媒体系列高端访谈,聆听改革激荡的铿锵之声,探寻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钥。11月21日,“强国有我”全媒体系列高端访谈推出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专访报道。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自1991年12月15日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算起,中国核电已经走过30多个年头。从追赶、并行到超越,从技术引进、自主创新再到项目出海,零起步的中国核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核电也成为中国的另一张“国家名片”。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核电产业正迎来全新历史性发展机遇。9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已列入规划、条件成熟的中核集团福建漳州二期、国家电投广东廉江一期核电项目。目前,年内已审批的核电机组数达到10台,大幅高于2020年(4台)和2021年(5台)。
日前,上海证券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调研活动走进了央企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核电”)。“发展核电是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双碳’目标实现的必然选择,核电将逐渐显现出对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缓解环境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保证能源安全的举足轻重作用。”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表示。
卢铁忠预计,2022年至2025年,我国将进一步加快扩大装机规模,保持每年6台至8台核电机组,甚至10台的核准开工节奏,2025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约为7000万千瓦。为此,中国核电做好了准备。
核电行业,迎历史性发展机遇
在全球碳约束的大背景下,核电正在成为全球实现碳减排和碳中和的重要手段。
“全球核电发展重心正在从传统核电大国转向新兴经济体,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考虑或启动建造核电站的计划。在能源资源和技术制约下,核电在相当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具备经济技术的竞争优势。”卢铁忠表示。
随着当前全球核电产业发展加速回暖,中国的核电发展政策也渐趋积极。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在运核电机组54台,总装机容量为5578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三;在建及核准核电机组23台,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卢铁忠表示,如果把我国正在建设的和现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加在一起,排名世界第二。他预计,未来5至10年的时间内,我国有望在核电装机容量上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目前,美国的核电装机容量将近1亿千瓦。
卢铁忠认为,“十四五”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核电产业必将迎来新发展阶段,“到2035年,中国核电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将由现在的5%提升至10%,为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作出更大贡献。”
“我们将积极挖掘传统核电基地商业大堆价值,有序推进‘核电 ’项目落地,提供核能供热、制氢、供汽、海水淡化、同位素生产、园区综合智慧能源服务等。举例来说,大型的化工基地都要配套供给工业供汽,当下因为碳约束,新增火电、气电装机受限,核能供汽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空缺。国内首个核能供应工业用汽项目已经于今年5月在田湾核电基地开工。”他说。
提及未来装机量方面的发展目标,卢铁忠表示,2021年底中国核电的风电、光伏装机已近900万千瓦。到2025年,公司规划将达到核电装机2600万千瓦、非核清洁能源装机3000万千瓦。
核电人,坚守绝对安全底线
核安全无国界。2011年,日本福岛电站核安全事故的影响波及整个世界,减核、弃核的呼声在全球多个国家蔓延。
我国也因此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同时,要求全面审查在建核电站,切实排查安全隐患,确保绝对安全。原本计划在2011年底开工的、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二代改进型百万千瓦级核电站“cp1000”因此搁置。
“我们围绕‘绝对安全’这四个字,做了大量工作。从二代到三代核电站,每台机组都增加了100亿元以上的安全成本和科研投入,这使得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站安全性再次提升了一个量级。此外,在中国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平台(asp-1)以及近两年大力发展的预防性维修系统的加持下,非计划停堆概率大幅下降。”谈到核电安全时,卢铁忠介绍。
每一次核事故都是对核电安全性的再认识,促使核安全理念和标准大幅提升,核电技术水平实现再一次跨越。如今,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hpr1000”,也就是“华龙一号”,已成为全球安全系数最高的三代核电机组,可以抵御17级台风、9度地震的烈度,其双层安全壳的设计甚至可以抵御大型飞机的撞击。
据介绍,2020年全球在运行的约440台核电机组中,我国有28台被wano(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评为综合指数满分,占全部满分机组超三分之一。而2021年,中国核电满足核算条件的22台机组中有19台机组wano综合指数满分,满分机组数和满分比例数都排在世界第一。
卢铁忠告诉记者,我国核电厂选址采用的也是全球最高标准。“核电基地必须建设于整块基岩之上,并要综合考量周边地理地貌,减少或避免核电厂受到地震冲击,同时还要考虑淡水、海水等资源的综合情况。正因为这样严苛的标准,凡是进入国家规划的核电厂址都是十分稀缺的厂址资源,我们必须合理利用和保护好。”
在保障安全运行上,卢铁忠介绍,中国核电通过对电厂构筑物、系统、设备和构筑物外区域的分级管理,来落实部门和领导的管理责任,同步推进预防性维修管理体系建设,并以生产计划为核心,推动预防性工单的标准化管理并持续优化体系建设;形成以电厂的紧急抢修、生产计划和状态报告管理作为核心流程,以工单作为核心驱动要素的精细管理体系。
核电技术,成为中国新名片
2020年11月,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并于2021年1月投入商业运行。1年后,福清核电6号机组也宣告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已跻身世界前列。
“田湾5号机组实现56.3个月建设工期的新纪录,田湾6号机组创造了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装料至商运49天的世界最短纪录;‘华龙一号’全球示范首堆福清5号机组68.7个月建设工期投入商运,成为全球首个未拖期的三代核电首堆建设项目。”卢铁忠表示,通过“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建设,我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华龙一号”标准体系,不仅有力提升了中国核电技术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也将支撑“华龙一号”不断加快批量化建设和“走出去”的步伐。
2021年5月,“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工程——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2号(k-2)机组正式进入商业运行;2022年2月,中核集团与阿根廷核电公司就“华龙一号”落户阿根廷签署设计采购和施工合同;4月,巴基斯坦卡拉奇3号机组,海外第二台“华龙一号”投入商业运行。
卢铁忠介绍,作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当前核电市场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是我国在总结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研发设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完全具备批量化建设能力,已成为中国为世界贡献的三代核电优选方案。
卢铁忠告诉记者,“华龙一号”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核电发展的主要机型。随着“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的建成,势必推动中国核电进一步扩大“走出去”的版图。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好华龙机组,截至目前,中核集团已与阿根廷、巴基斯坦、巴西、埃及等多国签署合作协议,已经与巴基斯坦、阿根廷等60多个国家地区达成合作进展,“华龙一号”将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增添新的光彩。